12月6日,由青海黃河上游水電開發有限責任公司、國家電投集團青海黃河電力技術有限責任公司、青海創盈投資集團有限公司、西安理工大學等4家單位研制的“泄水道修補砂漿與砼界面耐久性試驗裝置”喜獲國家實用新型專利。
泄水道修補砂漿與砼界面耐久性試驗裝置可有效地模擬高寒地區泄水道的自然環境下的紫外線輻射、溫度、水流流速、氣壓等多種復雜因素對修補砂漿與砼界面耐久性的影響,相應的控制調節裝置能準確控制試驗箱的溫度高低、液位高低及紫外線輻射強度。
青海屬高寒高海拔區,許多工程經驗及研究表明,在高寒區泄水建筑物混凝土結構在高流速(流速大于16m/s)作用下均存在著不同程度的損傷破壞,因此經常采用環氧砂漿等修復材料進行修補。但目前已有的標準養護箱、環境試驗箱等設備,均只能控制單一因素下的環境因素,且不能有效地模擬高速水流及含砂水流沖磨影響,無法準確模擬高寒區泄水建筑物修補砂漿實際的耐久性。因此,泄水道修補砂漿與砼界面耐久性試驗裝置的試驗成功,解決了以上諸多難題,可以準確地模擬高寒地區泄水道的服役環境,為泄水道修補砂漿與混凝土界面耐久性試驗提供技術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