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國電力建設企業協會公布2021年電力建設科學技術進步獎評審結果,工程建設分公司3項自主科技成果獲獎。
3項自主科技成果獲獎,標志著工程建設分公司引領了風電行業未來大規模高速開發的新模式,對新能源特高壓跨區域輸送及風電開發走向平價時代提供了寶貴的成功經驗。
《高寒生態脆弱區千兆瓦級風電場快速施工》獲得技術類科技進步二等獎;《基于高寒高海拔生態脆弱區域超大型風電項目的綠色建造管理》獲得管理類科技進步三等獎;《高寒地區大型風電場冬期風機基礎施工技術》獲得技術類科技進步三等獎。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全國,“青豫直流”特高壓外送通道電源配置項目1300兆瓦風電項目受之影響約兩個半月,“9·30”全容量投產目標形勢嚴峻。加之該項目地處三江源國家級水土流失重點預防區,如何良好實現“四節一環?!蹦繕?,保護當地生態環境是該項目建設的另一大難題。
為了加快項目施工進度,同時充分利用冬期時間,工程建設分公司帶領項目管理組成員,白天搞建設、晚上搞科研,通過“超前策劃、樣板引路、全程控制”的手段,實現1300兆瓦風電項目各工序的一次成優。
同時由項目部提煉、總結出了《高寒生態脆弱區千兆瓦級風電場快速施工》《基于高寒高海拔生態脆弱區域超大型風電項目的綠色建造管理》《高寒地區大型風電場冬期風機基礎施工技術》3項關鍵技術。
目前該項目已獲得5項科技進步獎、19項專利、12項工法、37項QC成果、青海省綠色示范工程、青海省“江河源杯”省級優質工程等。
《高寒生態脆弱區千兆瓦級風電場快速施工》研究應用風機轉序法吊裝優化、固定式光伏+儲能、移動式光伏+儲能、裝配式升壓站等創新技術,在保證安全、質量的前提下,最大程度地加快現場施工進度。該項成果應用在“青豫直流”特高壓外送通道電源配置項目1300兆瓦風電項目,創造了全球最大規模、最短時間建成的紀錄。
《基于高寒高海拔生態脆弱區域超大型風電項目的綠色建造管理》是綠色施工及一體化智能光伏屋頂、風機基礎自動沉降觀測系統等創新技術的應用,以達到良好的“五節一環?!敝笜?。該項成果應用在“青豫直流工程建設分公司3項自主科技成果獲電力建設科技進步獎。
《高寒地區大型風電場冬期風機基礎施工技術》是在工程建設中建立冬期施工技術體系,從冬期施工的熱工分析及混凝土生產設施配套、冬期施工措施及技術、倉面暖棚保溫等全過程開展研究,并引入“移動式光伏+儲能+蓄熱式電暖器+快裝式陽光暖棚”供熱保溫模式、光儲移動電源車、下沉式骨料預熱倉等新技術,以增加冬期有效施工時間。